史彬士(James Spencer),國籍:英國,年齡:62歲,在臺:19年,現任:鴻禧美術館館長記者張天雄/攝影
史彬士曾是英國佳士得拍賣公司的中國陶瓷專家,一九八九年,史彬士來臺擔任鴻禧美術館館長。雖忍不住抗議:“台灣人根本不了解土豆!”史彬士還是很喜歡台北生活。
有衝勁 什麼都可能
台北捷運、台灣的健保,史彬士的評價都優於英國。不過,他認為,台灣應該有更乾淨的海、更有世界觀的文物收藏視野。
問:你對台灣人有何觀察?
答:台灣人很友善,而且很有衝勁,好像沒什麼事不可能。不過,公德心還是很有限。比如計程車司機明明看到有行人過馬路,還是會硬擠過去;或是遇到有人攔車,不管後面有沒有車,就會直接切到路邊去,實在好危險。 不過,台灣的計程車司機都很有意思。我遇過一位七十多歲老先生,車子兩邊都插“國旗”;也有一位司機說,假如台灣是日本的屬地,還是比較好。由他們說普通話或臺語、聽什麼電臺,我可以猜到大概是偏藍或偏綠。我不跟他們談政治,頂多搭一句:“這樣子嗎?”我發現,他們只是要發表意見,不見得喜歡聽別人講話。
好個台北 山海都近
我覺得台北有很多優點。這個城市夠大,什麼都有;但又不像倫敦、紐約、東京,大到不方便。而且很近就有山有海,條件非常好。
但是,海水污染太嚴重啦!我常到萬里那一帶的海邊,很多垃圾。這麼靠近台北的海邊,等於是重要的門面,實在應該定期清一清,觀光客會更樂意去。
只要台北捷運到得了的地方,我一定搭捷運去。倫敦是最早有地鐵的城市,但已經上百年,老舊、有安全問題,和台北捷運相比,當然新的比舊的好。
我也很喜歡台灣的醫療服務。台灣有一個牙醫,是我當前為止碰到最好的牙醫。台灣的健保,對我們這種上了年紀的人,也是福音。英國的健保幾乎免費,但就醫的管道非常麻煩,要有當地的家庭醫生檢查、開單才能上醫院。問題是,預約家醫、等他的秘書排時間才能看病,要命夠長才等得到;台灣就方便多了,直接上醫院看醫生,醫院的選擇也多。
台灣有許多好吃的東西,蔬菜、水果都很好,我還喜歡喝黑黑苦苦的藥燉排骨。但像我這種來自土豆文化的人,常覺得台灣人根本不了解土豆。土豆等於我們的飯,在台灣的餐廳卻只是配角,都放少少一點點。我雖然從沒有抱怨過,但心裏常常喊:“我想要很多很多的土豆!”
問:你曾任職拍賣公司,對台灣收藏家有何印象?
競標豪氣 不管價錢
答:台灣收藏家在國際拍賣會競標常有“不管價錢、我一定要”的氣勢,因為台灣曾經窮過,有錢之後就要“收複國寶”。
很多人相信,中國國寶因八國聯軍大量流到海外。其實在蘇富比、佳士得兩大拍賣公司經手過的中國文物,幾乎不到萬分之一是圓明園文物,大家卻有根深柢固的觀念:只要在海外的文物都是搶來的。
台灣收藏家收瓷器特別喜歡官窯,不像東南亞地區國家能接受民窯。因為台灣收藏家都希望收藏“像故宮一樣“的文物。
我也注意到兩岸三地的收藏家,不是收中國文物就是收西洋印象派畫作,不像西方收藏家會收中國、印度、日本文物,日本收藏家也會收埃及文物,比較有開放的世界觀。
轉載閱讀》》【2008/05/13 聯合報】